2014-09-22 14:01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我们的规划碰到了一个大的门槛,这个门槛也迫使我们规划师思考今天规划能够做什么。所以我讲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目前的存量也好、减量也好,实际上显示了我们特大城市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我称之为规划的“小时代”,就是从大规划到小规划,我觉得这非常准确。这是我们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因为我们国家人多地少大家都知道,尤其是特大城市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以后,必然会遇到存量和减量的选择问题,所以这是一个特大城市必然要面对的阶段。
我讲一下上海的背景,因为上海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以来也经过多年了,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是从我们的规模来看,目前上海已经到了一个天花板,建设用地的总量2013年已经达到了306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已经占全市的城市建设用地的45%以上。在这样一个规模范围内,我们跟其他的国际大城市来讲,我们建设用地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像香港只有百分之二十几。
从空间结构来讲,上海目前已经突破了原来总体规划限定的中心城,原来中心城是660平方公里,现在中心城已经跟周边地区连绵化,形成了一个城市化的集中建设区,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1500万。这样一个城市连绵化,我们来看它原来总规里面定的新城,像松江、嘉定这些新城发展比较快,但是有一些新城没有充分发展。
从用地内部结构来讲,上海工业用地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我们也做了一个初步的评估,全市工业用地已经达到了761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大的工业用地占我们全市的建设用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我们工业用地的产出也比较低,基本上平均是10亿不到,跟我们一些国际化大都市40到100亿每平方公里的产出是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调研以后发现上海村庄的布点建设规模比较散,而且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标准也比较低。
从环境的角度来讲,上海的生态空间也是接近底线,因为我们整个生态建设用地占比实际上已经超过了45%,生态的结构包括空间也是进一步被蚕食,所以空间也比较紧张。比如我们每一年在开樱花的时候,上海的公园人满为患,基本上是十几万人都挤到哪里去看樱花,所以这也是上海建设郊野公园的迫切需要。
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上海目前还是按照严格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但是从文化环境来讲,从我们城市的生活品质来讲,实际上上海对一些公共空间的品质,在文化的氛围方面、城市的设计方面,实际上艺术化包括人性化的考虑方面还不够。上海已经面临一个要转型的阶段,所以存量规划、增量规划正好跟这个契合在一起。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