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刘立早:历史文化街区应实行精细化管理

2014-09-19 15:1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9月15日上午,在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城市文化传承与规划变革”专题会议上,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刘立早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精细化管理对策》为题,结合近年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北京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过程中引入精细化管理,将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促进保护目标的达成的工作经验。

首先,刘立早介绍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精细化管理的关系。从2013年北京对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情况看,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现状的问题中,因相关技术标准指导性不强,保护规划难以与具体保护工作有效对接;以及因部分行政管理部门权责不清,区域空间管控存在一定的真空地带。这两方面的问题与街区保护的精细化管理密切相关。

他认为,当前在规划设计层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保护规划不能有效指导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进程。要想确保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得以有序传承,原有的规划设计内容显得过于粗略,远达不到指导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更新改造的深度,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也难以有效发挥空间管控的效果,必须进行深化调整。

深化调整的第一项工作,是在历史文化街区现有的单体建筑风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以院落为单位的风貌评价环节,并由此建立以四合院为单位的更新改造新模式。

深化调整的第二项工作,是将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管控的内容细化明确为规划管理部门可量化执行的依据。建议对原规划设计内容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增补和细化部分对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空间形态具有决定意义的控制要素,从而有效规范实施主体的更新改造行为;二是将大部分控制要素从唯一值调整为一个合理的指标区间,使实施主体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自由选择,形成灵活多变的空间形象。

他还探讨了行政监管的分工合作。刘立早发现,因行政监管缺失导致部分地区物质空间有恶化趋势,因此,现行的行政监管体系必须进行优化完善。需要明确历史文化街区行政监管的“六项主要职能” :建议将历史文化街区的行政监管划分为“房屋翻、改、扩、新建”“房屋大修、中修、小修及综合维修”、“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及维护”、“交通组织及管理”、“环境整治”、“物业管理”。建立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街区管理新模式。

最后,他提出了宣传推广的务实创新,通过编制通俗易懂的“简明保护手册”、建立责任规划师、建筑师制度极大改善街区的更新改造现状,并有力推动街区保护的精细化管理进程。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