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环迪:精细规划重塑北京精明的滨水空间

2014-09-24 13:2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作者:张同升

9月14日,在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论坛上,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环迪以《精细规划重塑北京精明的滨水空间》为题,针对北京现状滨水空间管制标准缺乏、建设系统性缺失、功能合理性不足、整体建设水平偏低等问题,将“滨水空间”与“用地功能”结合研究,从保育滨水空间资源、恢复水生态方面着手,引导北京滨水空间功能的有序组织,管控滨水空间的合理建设,最终实现滨水空间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综合提升。

第一,建立蓝网、分区控制、保护修复。

①蓝网系统是以现有水系为骨架,由“水体”、“两侧开敞空间”以及“滨水建设用地”共同构成的滨水空间网络系统。②从流域角度制定分段综合开发建设策略。③建立“蓄、排、渗、防、管”的综合防洪排涝体系,依据水生态分区及保护目标,制定分级、分类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政策。

第二,梳理功能、精明配置、开发引导。

①基于蓝网承载的不同功能和所连接的资源,搭建蓝网评价体系,根据水系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文化性要素、游览性要素、开放性要素、公共性要素、重要性要素,对用地功能进行全面梳理,将水系廊道划分为一级廊道、二级廊道及一般廊道,实现对滨水空间分级分类控制。②对水系廊道采取三级划分和三级控制的方式,实现有限水资源的精明集约配置。在配置地表水资源方面,充分考虑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量变化特点,避免不必要的河流拓宽和水量增加,依托现状条件,优化美化小型滨水空间。③探索滨水空间可持续的开发建设模式。同步实施河道蓝线外的主要功能区建设,提升地区生态环境品质,推动周边土地的升值,吸引市场资本介入,再通过土地溢价、税收返还等方式反哺生态环境的修复、整治。

第三,系统管控、重点指引、协作实施。

针对蓝网廊道,按照主导功能和地区特质的不同,对生态保障、景观控制、文化活化、功能选择、交通可达、活力提升、城市形态与建筑细节等方面进行分级分类指导控制。强化水岸可达性和公共性,增加与城市生活的关联度;逐步减少交通性通道对于滨水地区的切割;与城市公园、广场、街道等城市特色开放空间紧密关联;提升水岸空间公共设施品质,平衡软质与硬质的比例和关系,强调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协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