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林群:通勤圈空间治理是未来规划的重点

2014-09-25 08:0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2014年9月15日,在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期间的“交通空间与改善策略”专题会议上,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林群做了题为“时空紧约束的轨道线网规划”的主题报告。报告结合深圳实践和国外案例,分析了城市时空边界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内在联系。

林主任认为,城市空间拓展的边界面临着时空紧约束的瓶颈,空间拓展向更新规划和竖向增长转型,中心集聚加剧、职住分离的形势非常严峻。他分析了深圳2020年城市更新所带来的特区内就业岗位剧增的可能情形,以及不同情形下职住平衡的地域范围。并剖析了纽约、东京的职住分布和轨道交通的关系,纽约曼哈顿周边分布大量的中高层住宅,核心区20-30km范围内基本实现职住平衡。东京“一核七心”周边分布大量低层木屋,未能提供足够的住宅单位,居住地扩展到30-50km范围。通勤圈范围决定了纽约、东京两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差异,东京轨道交通放射线规模远大于纽约。

可以看出,职住平衡范围是决定城市交通形态的关键因素。随着通勤圈的扩张,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快线是必然选择。而且,将城市轨道快线引入中心城区是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前提。林主任认为,近郊和远郊快线存在一定差异,近郊快线服务于通勤出行,应引入城市核心区,在中心城区设站较多,兼顾城区内部出行服务,原则上应选择主通道敷设;远郊快线通常止于中心城区主要枢纽,在中心城区设站较少,可选择相对次要通道敷设。轨道交通建设应与城市更新紧密配合,支撑城市竖向增长,防止空间无序蔓延。在枢纽地区依托高密度站点推进地下空间开发,高效组织站点周边活动,实现城市功能的集聚。

林主任最后提出:通勤圈空间治理是未来规划的重点,城市空间存在向更大范围拓展的可能,应在多前景分析的基础上做好交通相关的预留工作;快线规模取决于城市规模和形态,并影响后续走廊选择和枢纽布局;快线网络达到一定规模后,势必出现更多的复合走廊和多站枢纽,规划需做好相应的预控;随着快线网络的引入,新的枢纽体系随之形成,枢纽功能、等级、规模及选址应与城市中心体系进一步耦合。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