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2 16:2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杭州之“人间天堂”美誉,源自历史与现代一脉相承的天人合一、精致优雅的城市环境。
传统杭州民居崇尚自然、借鉴自然,与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直观体现杭州历史文化特色的乡土景观。继承发展“杭派民居”在历史、文化、自然、空间和建筑等方面的优秀传统,发展新的杭派人居环境,不仅是民居建筑乃至乡土景观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也是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实现城乡共同美丽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杭派民居”研究与实践》采用了“规划研究引领+设计指导实践”的方式,研究分析杭派民居与乡土风貌形成的历史脉络、提炼“杭派”特色要素,按照“野趣山居”、“杭韵水乡”、“诗意田园”、“都市风雅”四大民居特色类型进行分类引导,提出30套设计方案,成为各地区县市规划建设部门指导规划建设的实用工具。通过系统性组织的公共参与活动,邀请历史民居专家、规划设计专业人士、市民公众广泛参与了建筑方案征集与评奖活动,经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杭派民居”收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响应。
杭派民居十二个要素
此项工作成为杭州市委市政府“美丽乡村”、“四边三化”等一系列“美丽杭州”建设行动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出了一条独具杭州特色的美丽村庄可持续发展之路。该项目以其在民居特色理论研究上的突破、研究方法论上的进步以及在规划指导实践的积极作用而获得2014年度杭州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一、杭派民居的历史积淀和重要特征
历史渊源
系统梳理的研究方法的采用,使得杭州历史民居发展变化及特征规律得到了更好的分析,进而提取了可供当代民居使用的建筑元素,抓住了形成杭州独特民居文化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归纳为“历史悠久,民居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特征,“兼容并蓄,历史积淀自成风格”的文化特征,“道法自然,布局依附自然环境”的自然特征,“宗庙至上,祠堂亭廊公建优先”和“紧凑实用,功能空间丰富多样”的空间特征,“顺应发展,材料结构逐步提升”、 “粉墙黛瓦,江南水乡典型意象”和“简约大气,建筑细部朴素精致”的建筑特征。
(一)空间格局“尊重自然,传承礼法”
杭派民居“尊重自然”,把自然环境要素放在首要地位。从良渚遗址到明清古村,村落依附环境,采取依山傍水、坐实向虚、环溪谷居、天人合一的居住图式。如桐庐环溪村以“门对天子一秀峰,窗含双溪两清流”而著称,是村庄和自然关系的和谐印证。
杭派民居注重“传承礼法”,强调“里仁为美”的居住文化。注重公共空间营造,往往以宗祠、大树、桥头、水口、清水塘为公共活动的中心。如淳安的下姜村保留了村口的廊桥,将村口的村亭演进为公共广场,村庄的公建中心由祠堂演化为文化活动中心。
(二)功能布局“紧凑多样,生态节能”
“紧凑多样”是杭派民居建设的现实需求。“钱塘自古繁华”,南宋时杭州已是人口超百万的特大都市;广大乡村地区更是“七山二水一分田”,适建空间狭小。因此,地狭人稠造就了杭州民居群组紧凑的布局特征。如城镇居民的三合院,布局紧凑,多以三间两厢,一至二层为主,平面布局实用而不失变化。
“生态节能”是杭派民居日常维护经济的体现。杭州民居在浙江天井院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天井功能。不仅通风采光、收集雨水,调节小气候,还有室外纳凉、休憩活动的功能,是绿色低碳的体现。
(三)建筑形式“简洁大气,与时俱进”
“简洁大气”指杭州民居空间舒朗,装修简洁。与杭州人平和内敛、谦虚随和的性格相辅相成。于秀丽中见雄浑,于淡妆中见妩媚,于秀气中见大气,呈现出介乎南北之中的建筑风格。如巨贾胡雪岩故居的“杭式石库门”,与徽州民居中庄重华丽的仪门形成鲜明对比。
“与时俱进”指随着材料和结构技术的提升,杭派民居不断有发展变化。最显见的就是屋顶构造的变化,宋代的杭州民居普遍采用了悬山顶(经宋画考证),有利于保护山墙,这种做法至今在郊区仍有体现。至明代后,砖墙的大量普及,提高了山墙的防水效果,使得硬山在杭州开始普及,并成为主流的屋顶形式。海线砖砌筑的封山因双坡屋面而形成“人字线”更成为杭州民居的一道特有风景。
二、杭派民居的应用与分类研究
杭州具有拥江而立、山水城相依、城景人文相融的大山水城市景观格局。杭派民居根植于杭州特色的空间环境,是彰显杭州江南水乡之美、田园人居之美的直接表现,因此给人以“天人合一、温婉内敛、精致和谐”的整体印象。要实现乡村风貌的整体提升,必须成片推广杭派民居,率先塑造一批体现杭派民居特征风貌的美丽乡村。针对这些特点,结合地理区位、地形地貌和空间环境等多个因素的考虑,分别按照“野趣山居”、“杭韵水乡”、“诗意田园”、“都市风雅”四种类型开展具体建筑方案设计,为下一步杭派民居的推广与实践做了初步探索。
(一)野趣山居型
野趣山居型强调与所处自然环境的融合,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景观。野趣山居型尊重地形地貌,利用缓坡形成建筑层次,塑造别致的乡村景观。同时根据坡地的具体用地条件,规划布局更为灵活,采用独栋或双联的排布形式,符合农户独门独院的建房习惯。
野趣山居型住宅顺应地势,应采用不规整户型布局,如一字型、L字型、工字型等多种布局形态。在竖向上强调有效利用坡地高差,设置半地下车库和储物间,满足现代乡村生活需求。建筑风格上,沿袭传统杭派民居的“悬山顶”,窗框、扶栏多采用一些木构或仿木的建筑材料,和环境特征相呼应。
杭州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其中有四处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在淳安、临安、建德等丘陵地区有广泛的应用空间。野趣山居型民居可满足山区农居建设,也可适用于景中村、民宿和农家乐的改造。
野趣山居型
(二)杭韵水乡型
杭韵水乡型注重对自然水环境景观的利用,塑造“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意象。杭州水网密布,江南水乡的典型特征突显,临水而居更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建筑和水环境交融,共同构成独有韵味的乡土景观。杭韵水乡型民居强调建筑景观面开敞,留出景观视线通廊,并在滨水面形成连续完整的步行慢生活廊道;多为独栋或联排,布局有机分散,可分可和。
杭韵水乡型住宅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滨水面,往往采用小开间,大进深的户型。通过配置天井,绿色低碳地改善建筑内部微气候;同时设置露台和大面积的玻璃落地窗便于观赏景观。
杭州东部属杭嘉湖平原和萧绍平原,河网密布。因此,杭韵水乡型可满足滨水农居改造,也可用于风景区度假村和农家乐等,在余杭、萧山等平原水乡地区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
杭韵水乡型
(三)诗意田园型
诗意田园型强调农业生产的便利,与农田、农业互相交织构成乡村风貌的特征要素。从农业文明讲,农业范式辐射出农居的环农业特征,村落的用地构成中祠堂、水塘、果林、田地占了很大部分,是农业生活方式的需要;从田园农居讲,每一户都由柴门、院落和建筑主体共同组成,缺一不可。因此,诗意田园型一般是平地住宅,布局上多为联排,注重内部环境营造,围绕田园条状布局,契合田野的条状切割形态,并有利于形成居住聚落。
为了更好契合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习惯,诗意田园型户型上开有前后门,方便进出。同时保留一些农村传统的功能空间,如院落、明堂、天井等,由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到私密空间,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变化。建筑风貌,采用戗板硬山墙等传统杭派民居建筑符号,传承诗意的田园农家特色。
诗意田园型适用面广泛,可满足一般平原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等,在余杭、富阳、萧山等平原地区可大面积推广。但在规划布局上,要避免新农村建设中机械的行列式布局,而应注重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
诗意田园型
(四)都市风雅型
都市风雅型注重符合都市生活需求,集约用地,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市风雅型是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发达、开放度高的乡村的探索,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多采用三联、四联的排布形式,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适应现代的城市生活。
建筑风貌简洁大方,多用现代建筑语言映射杭派意象,利用粉墙黛瓦的建筑色彩和传统民居和谐共存。占地面积紧凑,内部功能垂直方向集中,空间丰富,组合多变,设置独立车库和入户花园等实用空间。
在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一部分乡村在区位上和经济条件上都已非常接近小城镇。因此,都市风雅型不仅可满足大规模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还可以适用于小城镇和集镇周边区域,探索高强度开发的杭派民居。
都市风雅型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