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2018-2035年)

2020-03-22 11:30   来源: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主要编制人员:曾九利、杨潇、郑志、丁睿、姚南、郑玉梁、王光伟、王洁、吴长江、母冠桦、肖刚、淳彦杰

2017年,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将社区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成都作为面临人口分布高集聚性、文化结构高异质性、生产要素高流动性、社会管理高风险性等现实问题的超大城市,为回答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之问,以社区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用新思想、新理念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成都路径为回答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之问,以社区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用新思想、新理念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成都路径。

图1 成都市城乡社区现状分布图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稿

第二部分 主要内容

一、制定目标、构建模式

规划结合公园城市等战略目标制定了三步走的社区发展目标,即从生活社区、公园社区到理想社区。规划构建了一套以“五维并举”的社区发展为导向、以“一核三治”的社区治理为手段,以“双向支撑”的智慧平台为依托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同频共振总体模式。

图2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同频共振总体模式图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稿

规划将服务、文化、生态、空间、产业、共治、智慧等7大场景作为社区发展治理的工作重点。围绕七大场景,规划构建了城市-社区两级指标体系,并形成了动态考核的监督实施机制。

图3  同频共振总体模式与七大场景关系示意图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稿

二、分类引导,营造场景

规划立足成都实际,根据城乡形态和主导功能属性,将全域社区划分为城镇、乡村、产业3大社区类型和老旧社区、新兴社区、自然村落等8小类典型社区类型。

图4 成都市城乡社区分类分布规划图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稿

规划针对以居住为主导功能的城镇社区、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产业社区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紧密融合的乡村社区,分别提出了7大场景的营造要求,共形成三七二十一个场景、近百条策略指引。

三、统筹力量、明确行动

规划统筹了十余个市级部门、21个区(市)县、375个街道乡镇的行政力量,充分调动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制定了小区治理攻坚、公共服务提升等九大行动计划。

第三部分 特色创新

一、探索了推动超大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径

规划首次提出“三个基本单元”的概念,树立了社区在超大城市发展治理中的关键地位与作用。即:社区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发展单元、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基本生活单元、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基本治理单元。为超大城市发展治理以社区为着力点建立了理论依据。

明确了超大城市以人为核心,“以事聚人”和“聚人成事”的治理逻辑,即基于各类人群的需求提出发展目标,以此吸引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通过人的聚集带动更多资源来推动目标实现,进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图5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路径示意图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稿

构建了超大城市社区发展治理两层四级的规划体系。规划立足于空间尺度与实施导向,明确了城市(区县)级体系规划和街镇(社区)级空间规划的两层四级规划体系,明确各层级规划核心内容、编制方法和主要成果。

探索了不同社区的精细化治理模式。规划基于行政、市场、社会、居民四大类十五小类的治理主体及其治理能力与行为特征,提出了若干不同社区的精细化治理模式。如商品房为主的新兴社区,可采取物业、业委会、居委会三方共治模式。

搭建了城乡社区社情数据库,为智慧治理奠定了基础。规划建立了覆盖全市4357个城乡社区的社情数据库,实现社情抽取、统计分析、动态维护等功能,形成市搭台、区更新的工作机制,作为全市社区智慧治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平台之一。

二、规划实现了物质与非物质、行动指南与行动计划的一体融合。

规划不仅关注社区空间、设施、生态等物质环境的提升,还进一步拓展规划外延,形成“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文化空间+邻里精神”、“生态环境+低碳生活”等复合化的引导措施。规划制定了参与式社区微更新规划工作方法指南,并将社区微更新场景营造中的系列要求转化为背街小巷整治、平安社区、两拆一增等部门专项行动。

图6 城镇社区服务场景效果图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稿

三、探索了发展与治理相融合的社区分类、区划优化和场景营造路径。

规划以社区发展与治理为导向,构建了由8个一级标签、18个二级标签构成的标签体系,围绕标签收集POI、手机信令、国土三调、卫星影像等多源数据,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判别社区的服务供给水平等发展特征,以及多元主体聚集度等治理特征,再以聚类模型推导出包含老旧社区、农村新型社区等8小类典型社区。

为保障社区治理效能,规划研究确定了各类社区适宜的常住人口规模及空间规模。通过现状值与理想值的逐一比对,结合人口结构、人群流动程度、空间更新难度等方面进行发展治理负荷评价,最终提出社区区划优化思路。

规划系统探索了社区场景的分类营造路径。针对城镇社区,以建设美丽宜居公园社区为目标,重点提出了公服精准、生态渗透、活力塑造、文化传承等营造路径;针对产业社区,针对居住保障、多样消费、交往空间、营商环境等方面,促进生活、消费与工作场景叠加融合。针对乡村社区,以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提出以公服城乡均好、空间凝练乡愁、农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营造路径。

第四部分 实施效果

作为全国首个市域层面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规划一经发布,人民网等数十家媒体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城市规划等业内公众号第一时间转载了相关报道。2019年,本规划在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中荣获2019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案例全国第一名。

本规划进一步推动了社区发展治理的成都共识。成都市各区县、街道(乡镇)贯彻落实本规划要求,已全面开展本级社区发展治理规划编制工作。

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取得突出实效。规划推动了和美社区等一批示范社区建设。同时,成都已完成社区背街小巷整治、两拆一增等项目数千个,实现了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