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跻身世界级四星社团,并获“开放合作品牌创建学会”称号

2021-08-13 10:02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2021年7月26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在京举办。论坛发布了全球科技社团研究报告《世界一流科技社团评价(2021)--机遇与挑战》(以下简称为《社团评价报告》),同时向一批“开放合作品牌创建学会”授牌。

跻身世界级四星社团

《社团评价报告》是科协支持下的一项世界一流科技社团评价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的专家团队对全球38个主要国家的1100个社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评出世界级五星社团50个、四星社团150个。

评估工作从科技社团的组织力、凝聚力、影响力和引领力等四个维度和社团会员数、收入、期刊数、社交平台粉丝数等具体指标对世界一流社团进行了全方面的排名。是两个被评为四星级以上的交叉学科社团之一,在决策支撑、社会关怀等方面作用明显,并具有跻身第一梯队的潜力。此外,在“2021年世界一流科技社团社科交叉50强”榜单中,位列其中,是该榜单上的三家中国社团之一。同时,学会在社交媒体粉丝数量上具有明显优势,跻身世界前五十,在同类社团中排名第一。

被授予“开放合作品牌创建学会”称号

在论坛上,等30家科技社团被授予“2021年开放合作品牌创建学会”称号,以表彰这些社团在积极推动规划领域的国际治理、凝聚开放信任合作的国际共识、推动国内外规划社团互信合作等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

近年来,中国科协积极支持所属全国学会的国际化发展,鼓励与国际同行深化互信交流与合作。今年,中国科协特别设立开放合作示范专项,引导全国学会加快建设开放组织、开放平台和开放机制,不断提升开放合作能力。

从全球视角进行科技社团评价,推动学会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5月28日在中国科协十大作重要讲话时明确要求,中国科协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深入探索全球科技社团创新发展规律,对新时期全国学会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科协有关领导也指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社团的发展环境、组织功能及历史使命都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变化。新一轮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步伐加快,科学范式发生深刻变化、学科交叉融合加速、科技创新深度及广度显著加大。同时,新冠疫情正深度改变着世界。变局与危局叠加,各国科技社团只有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更好承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提供坚实的基础。

根据《社团评价报告》,总体上,发达国家的科技社团在组织力、凝聚力、引领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与外国的科技社团相比,我国的四星级社团的增速较快,同时在会议交流与网络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科技社团在章程制度的完备性与透明程度、信息化水平、会员服务质量、政策倡导的多样性以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外国科技社团仍有较大差距。

积极发挥科技社团的桥梁纽带和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7月26号上午,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要以科学求真创造知识,构建“以理服人”的学术共同体,以科技向善造福社会,构建“以德服人”的价值共同体,以科学臻美增进福祉,构建 “以人为本”的命运共同体。对此,国内外的专家代表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美国科学促进会首席执行官苏迪普?帕里赫提出,信任是任何关系的基础要素。各国科学家需要在诚信和尊重彼此及科学规范的基础上建立起信任关系,相互合作。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亚太区高级业务总监华宁认为,会员的多元化是提高社团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社团迫切需要加强对新兴领域专家的吸引力。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常务理事徐柏青指出,明确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科技问题有利于凝聚共识,增进科技共同体间的合作。中国化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郑素萍提出,会员是学会的根本,满足会员的需求是学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中国化工学会秘书长华炜则表示,科技团体要积极面向公众,要通过科普等工作建立起科学和大众的桥梁。

26号下午,罗马俱乐部联合主席曼费拉?兰费尔、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钟国辉、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等19位学会负责人及专家围绕科技共同体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路径选择、疫情影响下的国际科技交流与数字化转型、科技社团如何服务会员和科技人才等话题开展了三场高端对话。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了第三场高端对话。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的主题为“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共筑新发展格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开幕词。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工作者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是打胜关键核心科技工作者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是打胜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主力军,良好的作风学风,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崇尚科学的社会文化,是保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潜心向学的重要基础。技术攻坚的主力军,良好的作风学风,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崇尚科学的社会文化,是保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潜心向学的重要基础。

作为具有优良作风的高品质的科技社团,积极响应和贯彻科协的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长期以来,学会在对外开放交流、学科交叉合作、引领行业发展、维护学术环境、推动科学普及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未来,学会将继续积极发挥纽带作用,推动学科的开放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