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备受关注的专题会议之一,“城市更新赋能人民生活”于9月24-25日在武汉召开。此次专题会议按照“机制与路径”、“技术与方法”以及“实践与模式”三个主题,设置了特邀主题报告、专题报告、提问与讨论三个学术交流环节。
本文字数:6707字
阅读时间:21分钟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备受关注的专题会议之一,“城市更新赋能人民生活”于9月24-25日在武汉召开。会议邀请了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城市更新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王林分别做主题报告,同时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武汉、澳门等地规划编制单位和高校的23名规划师和学者,宣读和交流了自己的会议论文和心得体会。
此次专题会议由城市更新分会的秘书长吴晓教授(东南大学)、副秘书长唐燕副教授(清华大学)和副主任委员许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持,围绕“城市更新赋能人民城市生活”,按照“机制与路径”、“技术与方法”以及“实践与模式”三个主题,设置了特邀主题报告、专题报告、提问与讨论三个学术交流环节。
专题会议场景
专题会议主持人
专题会议主持人(从左至右):
吴晓 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分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唐燕 学会城市更新分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许槟 学会城市更新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弘都院总规划师
张文忠:基于区位效用框架下的城市更新机制解析
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张文忠副理事长首先介绍了当前城市更新的目标、特征与趋向,并结合自身多年来所从事的“城市体检”工作,辨析了“城市更新-城市体检”的内在关联;然后,在建立区位效应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重点从理论上探究了区位收益、宜居性、社会公平等不同因素主导下城市更新发生的逻辑和机制;最后,张副理事长总结指出:城市更新的基础是城市体检,城市体检可以促进城市更新的科学性;城市更新需要寻求不同区位更新项目收益最大化与社会效用最大化的平衡,可为城乡规划等相关学科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实践领域。
阳建强:城镇更新区的识别与划定
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阳建强主任委员阐述了开展城镇更新区的识别与划定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进展情况;借鉴国内城市(体检)更新的相关评估指标,分别针对旧居住用地、低效工矿仓储用地、低效商业服务业用地等不同对象,确立了差异化的城镇更新评估影响要素及其指标体系;最后,阳教授进一步介绍了城镇更新区划定的识别方法、工作流程和空间层次,指出划定城镇更新区作为适应城市更新现阶段发展需求的一项基础性技术支撑工作,有利于城镇更新规划工作的科学、合理、规范和有效进行,进而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王林: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模式与上海实践
城市更新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王林副主任委员首先回顾了“人民城市”理念的内涵和我国城市更新的发展概况;然后,针对中心城有机更新、风貌街坊保护更新、工业区转型更新、街道公共空间微更新等不同的城市更新类型,结合高安路、武康大楼、虹口北外滩等实践项目分别探索了其差异化的更新策略和操作模式;最后,王教授对城市更新的趋势与未来提出了自身的思考和总结,并倡导以创新思维、高质量更新、高精细管理、高品质激活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与此同时,其他学者还结合我国各地城市更新的实践经验和特色做法,从以下三大方面展开了富有启示性的交流和探讨。
1
专题报告之“机制与路径”版块
刘欣:立法学视角下的城市更新条例创制要点探究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刘欣从立法学视角入手,在概述各地城市更新条的立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更新条例创制的4大要点,即:在“溯源”上找准城市更新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的体系化定位;在“循制”上明确城市更新条例的法理逻辑与文本体例;在“推演”上确立城市更新条例中的利益协调与制度路径;在“守序”上则需要履行城市更新条例的立法规程,走好立法准备和立法确认两个阶段。
王晓彬:交易费用、制度设计与城市存量用地盘活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王晓彬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念,将“制度”因素纳入城市更新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并依循该框架剖析了我国台湾地区市地重划的制度设计理念与成效,发现高效的制度设计往往存在着权利界定明确、信息交换对称、多元主体共治、低交易成本等特点,这就需要通过制度设计的能力提升来降低更新成本、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殷小勇:协同视角下城市更新规划的定位、层级与运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殷小勇立足于协同视角,从规划定位、规划层级、规划运作三方面阐述了我国主要城市的更新制度:在规划定位上,城市更新规划多通过“融入”或“衔接”的方式来对接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层级上,各地已建立以“总体—详细—项目”为主要层级、以“规划策划—建设计划”为次要维度的传导机制,更新单元的划定与管理是重点;在规划运作上,则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三种模式,可为更新规划制度建构提供借鉴。
李佩然:深圳“工业上楼”:优质产业空间供给新探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李佩然聚焦于为解决人地矛盾而推出的“工业上楼”行动,首先梳理了深圳“工业上楼”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意义,然后介绍了深圳“工业上楼”的实施路径,包括“三审一签”审批机制、“1+1+12”组织架构和四大实施路径,最后以“工业上楼”园区为新一代园区代表,探索了其营建要点,涉及产业筛选与产业规划先行、规划匹配产业需求、建构以优质运营服务和产业投资作为主要盈利点的新商业模式等。
张宝慧:积极老龄观下社区微空间更新公众参与模式探讨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宝慧首先概述了老龄化时代公众参与更新的重点与难点;然后以北京市上地南路10号院社区为例,系统回溯了枫润广场更新全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模式,涉及居民意见征集、参与方案设计、确定落地方案、设施细节投票、参与建设维护等环节,以此让居民建立起参与自我生活空间改造的“自我管理”意识,助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陈曦:创新街区视角下城市更新促进创新活动的机制与路径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在企业日益追随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背景下,陈曦以上海创智天地为例,探究了如何通过空间更新来促进创新活动、提升街区创新活力。其具体路径包括:以功能混合吸引创新创意人才、以公共空间促进知识信息交流、以微易改造强化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将存量潜力空间转化为创新活动的“发生器”。
孙锦旭: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路径探索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孙锦旭首先从政府、实施主体、居民等不同视角分析了当前老旧小区更新的盈利困境,然后借鉴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更新的优秀实践案例,提供了坚持统筹整体推进更新工作、构建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打造社区盈利的多元服务场景等市场化策略,并从财税、规划、土地、金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配套建议。
2
专题报告之“技术与方法”版块
张庆昊:街道活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究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庆昊以武汉市主城区(三环以内)的街道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百度时空热力数据来测度和解析街道活力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讨了 “5D”指标等街道建成环境要素对活力的影响、以及如何提升街道活力的规划建议。
张艺缤:杨梅竹斜街城市更新阶段性使用后评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张艺缤以大栅栏更新计划的重要试点杨梅竹斜街为对象,引入使用后评估(POE)方法,全面鉴定了城市更新计划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需要;同时通过实地调研、网络评价信息的汇总及其数据处理, 又从使用者的感受出发评估了杨梅竹斜街城市更新阶段性使用后的效果,并与原初设计目标做比较,为其未来长期化的城市更新进程提供参考。
邱爽:基于会计准则的城市更新财务分析:方法与规划手段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邱爽基于地方政府的视角,结合现代会计准则,构建具有中国城市化特色、且与城市用地空间紧密结合的城市更新财务模型;然后通过放松假设前提,将其应用于城市更新多类典型模式的分析,解读不同模式背后的财务本质与财务风险;最终从用地结构调整、开发模式选择、公共资产盘活、产业用地出让以及用途和产权变更五方面,明确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城市更新的策略和手段。
倪凌姗: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碳中和”更新策略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倪凌姗面对北京南中轴历史街区存在的发展与交通问题,基于“碳中和”发展目标与历史街区更新的结合,借助于空间句法对北京南中轴未来的低碳型更新进行评估和探讨,进而从交通、景观、文化、智慧四方面确立了高碳汇文化景观风貌-低碳排文化生活体系策略,以营建健康低碳、公众文化生活活跃的南中轴街区。
狄心怡:包容性理念下的老旧社区更新策略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狄心怡首先梳理了包容性理论在公共空间设计方面的应用模式,然后付诸于上海市虹桥社区的更新实践之中:根据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基于包容性立方体模型的应用转化,重点从网络化、全能化和复合化三方面提出了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以进一步提升人居空间品质、营造内涵集约式的高质量环境。
张荣明:基于S-CAD评估方法的“后城中村”发展困境研究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张荣明首先运用S-CAD评估方法,对公共政策《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的一致性、充要性和依赖性进行评估;然后,对该办法影响下的西安北池头社区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城中村在改造后经历了一个“现金补偿助力下的激情发展-补偿快速流失后的迷茫发展-家庭结构改变后的被迫发展”的变化过程;最后,报告还为此做出了政策性解释,即:政策逻辑的严谨性不足导致居民生活水平停滞,政策效率的充分性不足导致社会排斥与分异,政策手段的影响力不足导致后续发展动力匮乏。
刘荆:地下空间利用支撑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发展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刘荆立足于立体空间利用思维和项目可实施角度,探索了在城市重点地区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展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在确保网络化形成、地上地下结合、打造轨道微中心等方面应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以此来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和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市政、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陈锦棠:基于形态单元解析城市旧区空间与活力特征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棠以广州建设新村为研究对象,引入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的形态单元概念,不但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触发高活力的物质空间因素(如功能、开发强度和建成年代),印证了空间与活力相关研究的结论,还发掘了基于形态单元格局图形成的活力单元格局图在建立多维度工作底图、挖掘活力潜在区、构建新空间格局等方面的应用潜力,进而推动城市空间的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宋淑晴:城市更新视角下基于老年人步行特征的生活圈评价体系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宋淑晴从老年人使用目的和出行路径的角度界定了POI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然后为之构建了适老化街道环境指数的评价体系,并选取广安门内街区进行实践操作,既对其适老化改造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也在原因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罗雨:重庆老旧小区更新的政策特征与治理转变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罗雨首先建立了解读老旧小区更新的分析框架,然后从时间尺度、制度层级、运作维度三方面入手,分别对重庆老旧小区更新的大致历程、政策特征和治理模式转变展开了系统性探讨,有望在对重庆老旧小区更新做出全景式梳理的同时,助力老旧小区更新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推进。
刘浩:北京城市副中心存量工业用地转型研究与实践
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浩首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存量工业用地进行了整体梳理,对其实施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然后以北人园区为代表性实践案例,就其更新路径和更新方式展开了全面介绍和深入分析,并形成结论和启示如下:存量工业用地应更多地鼓励产权人自主升级改造,且改扩建的更新方式更便于建筑空间的重组和功能的完善,进而提高用地集约性和更新效率。
3
专题报告之“实践与模式”版块
高晗:空间正义视角下消费空间生产与更新治理研究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高晗从空间正义与空间生产的理论出发,应用列斐伏尔的“三元辩证法”搭建了空间正义与消费空间生产过程的逻辑框架。以此框架为依托,报告不但对西安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的属性与特征做出了诠释,还从多方参与、文化复兴、品质提升三方面对其更新治理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明确了空间正义视角下消费空间的更新治理路径。
孙晨菲:青年发展型城市视角下的街区更新路径探索
上海同设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孙晨菲选取金华市开发区的双溪西路两侧片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青和力”指数的基础上,论述了当前新锐青年理想城市的普遍难点和双溪西路研究价值,并在大金华CAZ概念的统领下,从定位、文化、产业、社区、公共空间等方面为街区更新提供了一系列建议,以此探求城市更新在街区层面建构青年友好型空间的基本路径。
陈以乐:基于口袋公园设计的超高密度城区更新策略研究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陈以乐以澳门半岛黑沙环第一街至第七街为例,剖析了超高密度城区的现状环境,并从环境、政治、社会三方面结合居民访谈反馈,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以口袋公园设计为主的景观小公园更新构想,包括:景观街道的更新、基于流动文创产业的商业空间更新、以基础安全设施为主的环境品质更新、建筑外表皮的统一、财务计划分析等。
崔玉昆:后街经济视角下的广州旧城街巷改造策略研究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崔玉昆在梳理后街经济与旧城街巷改造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并选取广州旧城街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其街巷特征和街巷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振兴后街经济的角度探寻了旧城街巷空间提升的策略框架和解决方案。
秦宇楠:基于城市更新理念的城镇棚户区改造策略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秦宇楠以宾县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首先运用规模潜力、经济潜力、改造难度等分析方法,构建棚户区改造的指标体系并展开现状评析;然后从城镇、社区、单元三层尺度来优化城镇结构、完善各项公共设施和提升整体空间价值;最后,则围绕着整体开发、全面改造、功能置换、局部改造四类整治措施来划分改造单元,并为其制定分期实施计划和多情形的分类改造路径。
主持人与报告嘉宾颁证合影
本次城市更新的专题会议最终在“提问与讨论”的学术交流环节中圆满落幕,历时一天半,从理论思辨到实践模式,从技术方法到机制路径,其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我国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诉求下城市更新的方方面面,现场累计吸引了600余人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并形成了广泛的学术影响,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已经专家审核
供稿单位:城市更新分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三十二:可持续的城市更新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十四:社会资本如何参与城市更新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理论研究 | 刘贵文:城市更新的产业前景与主要挑战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