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影像、文化与城市更新”学术对话于2023年9月25日上午在武汉成功召开。
本文字数:5100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2023年9月25日上午,由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学术对话“影像、文化与城市更新”在武汉举行。学术对话由学会理事、城市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主持。与会的对话嘉宾有: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陶滔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朱荣远副总规划师、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马向明总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徐苏宁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吴晓教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黄焕副院长、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俞斯佳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新哲常务副院长、江浩波副院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侯鑫副教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雨时规划师等。此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孙施文教授、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赵云伟总经理、呼伦贝尔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发起副院长等,以及约五十多位听众莅临对话活动。
与会嘉宾合影
与会嘉宾与工作人员合影
对话活动以主题发言与相关讨论相结合交替进行。
俞斯佳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俞斯佳院长围绕城市记忆,对上海有机更新实践进行介绍。通过上海城市记忆调查,提出“城市记忆”是城市更新的使命,而“城市更新”则是城市记忆的延续。因此,城市更新其实是对人情味的保护、保留,要为城市存历史、为空间添人文、为未来留美好。他结合杨浦滨江、崇明东滩源、衡复风貌区三个案例,总结城市更新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基本需求(补短板、解难题的更新)、品质需求(高品位、体验感的更新)、精神需求(有记忆、有温度的更新)。城市更新应是回归城市人的价值本源的有益探索,创造力的源泉本应是生活、工作在其中的人,而他们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因此需要唤醒他们的记忆、激发他们的灵感,让更新真正成为一项有温度的工作。伟大的城市都该有她与众不同的记忆让其在千城中闪光,伟大的大城市也该有她的多姿多彩让她的城民有愉悦的选择。在有机更新的实践中,当她从基本需求迈入品质需求的阶段,更逐步上升到精神需求的时候,城市才成为本土人骄傲和外乡人向往的家园。
王伟强教授点评道: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公共空间和一些项目开发,其价值也在于实现人们从基本需求、品质需求到精神需求三个层次。这也是我们今天学术对话的“文化”主旨。因为我们讨论城市更新的时候,具有“文化”的使命。城市更新有很多向量,包括物质扩张、物质品质的提升,但是最终要能够形成社会的合力、集体记忆和文化价值认同,这是城市更新走得更加深远的重要方法。
马向明
学会理事、城市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马向明总工程师谈到,在城市更新中,当人们使用的不是它原有的功能,而是另外一种功能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艺术。那么,如何才能艺术化?要构建一个世界,而且要有对比和张力。就像老工业区,原先是制造与运输的功能,现在转变为公众休闲的功能,这样鲜明的前后对比形成了张力。
陶 滔
学会城市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陶滔总规划师就“城市记忆”谈到如何通过城市更新的行动,激活一些记忆?在电视剧《西部世界》中,人工智能向高端发展过程中,首先注入的是记忆,这意味着一个机器人如果有了记忆,它会接近人类的思维。当记忆不断积累后,会产生一种创造性,城市更新离不开创造性。规划师、建筑师是做容器,至于里面装什么颜色的水,更需要由使用者来创造。
吴 晓
学会理事、城市影像专委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吴晓教授以瑞典旧工业区为例,探讨生态文明+城市更新。“绿色城市更新”是在传统的城市更新路径之中融入“绿色发展”目标的升级版更新模式,是一种融入可持续理念、应用生态技术、推行生态策略、实现生态效益、建设绿色城市、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的城市更新模式。这需要在规划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开发强度、设施配置等的同时,同步考虑土地集约、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需要,其核心是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平衡发展。他结合瑞典Bo01欧洲住宅展览会、哈默比湖城与皇家海港三个实际案例,从规划体系、技术体系、评估体系和实施保障体系三个层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人民城市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镜鉴。
王新哲
学会城市影像专委会秘书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王新哲常务副院长谈到绿色城市更新中有生态节能的技术,也有强制的法规。那么,除了技术性的评估、要求与强制措施之外,能否在尊重人文的方向上有更多引导的方式?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少城市的人文魅力是在减少的。城市的空间品质与人文魅力,如何能够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有所提升,这是我们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值得思考的事情。
江浩波
学会城市影像专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江浩波副院长认为城市更新需要有敬畏感,只有保持对生活、对历史文化的敬畏,才能做好城市更新。相比于拆除老城,将原住民迁往远郊,我们保留街头小店,改善居住环境,做好微更新,才能留下城市记忆。
赵云伟
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云伟总经理也积极参与讨论,他提出两点思考。第一,影像能够保留我们的记忆,以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角度拍摄影像,是档案的记录,也可能会成为历史文献,况且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的预见性。第二,瑞典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有一种表达,即“共生城市”,景观、建筑、交通、能源、市政、垃圾处理等专业的成员形成一个工作组,在项目前期共同工作,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从而让城市的营建或更新能够达到生态、经济、社会和空间的协同,实现更好的综合效益。
黄 焕
学会理事,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黄焕副院长对武汉疫情期间的记录曾经在我们影像委公众号上发表过,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好评,今天他又以“影像为媒”为主题,探讨镜头下的文化场景构建与城市更新,分享了摄影历程与一系列工作实践。他通过“读城”、“寻城”、“营城”一系列的影像记录,探索城市更新中的文化构建。从物质主义、精英主义转变到以人为本、公众参与,以更加包容、谦虚的态度,尊重当地的空间场所和文化。存量时代的追求不是空间增量,而是活动增量:聚人、聚事、聚缘。通过小故事、小意图、小空间的连锁,大的秩序自然呈现。通过文化场景构建,对空间权益进行赋能和再分配,体现空间正义,从而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理顺时间、空间、人间的对应关系。只有在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实施的城市更新,才能见物见人,成为属于“人”的空间。他希望通过影像的记录和传播,有更多的人民、更多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能够一起来观察凝视我们的城市,用艺术之眼、人文之眼去发现和挖掘城市的价值,去记录和坚守已有的价值,去传播和拓展这些内在的价值,用影像关照时代。
徐苏宁
学会城市影像专委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徐苏宁教授谈到,影像对城市更新至关重要。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东西都消失了,但是庆幸的是还有这样一群人不辞劳苦、背着相机在城里转,记录着城市。把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城市的空间、场所都记录下来,后人才能从影像的对比中知道城市曾经是什么样的、应该是什么样的。城市影像,也是城市文化的传承。
朱荣远
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朱荣远副总规划师指出,照片反映的是拍摄者的视角,是价值观的体现。我们城市规划师希望让不能去现场的人知道,现场到底是什么?因为我们需要以城市规划师的眼光,去发现现场存在的有价值的东西。正如我们看到某处断壁残垣,有人涂鸦写的诗歌,那也是城市记忆,这些在未来更新之后是见不到的,但在更新过程中它存在着,这时影像的力量就体现在能把这些瞬间给记录下来。我们应该把城市的多样性、城市人文的细节记录下来。它的意义在于,我们城市不止是建设,也不只是设计,是一个地区、社会和历史的证据在不同时间段所留下来的可见证物。眼见即心见,影像反映的我们自身的观点与视角,然后传递更有效的信息,这种感性信息背后是理性,这是我们特别需要发现的。
主持人组织观众和嘉宾开展多轮的、充分的互动和讨论。
董敬明
福州市规划院副总师
董敬明副总师热情的分享他在澳大利亚的工作经验,城市规划领域在澳大利亚,除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还有地方营造。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都是空间上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城市离开了人就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我们想要的人间烟火气。所以,地方营造非常重要,它的核心是在某个地段或地方,如何营造地方、打造它的文化与人气。作为规划师,除了考虑空间、时间上的问题,也要考虑时间、空间、人间这三者的组合,如何营造地方的文化。
常雨时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常雨时规划师围绕大城市周边乡村地区的暗夜保护,首先分享了所拍摄的京郊与内蒙古的星空摄影作品。他提出暗夜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促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节约能源、绿色低碳的必然要求,也是天文学等科学研究和天文、生态科普教育的重要前提保证。因此,暗夜保护是建设宜居城市、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方面,应当纳入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当中,不仅作为专项规划中的一部分,而且应在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有所体现。同时,可以在专项规划中,根据光污染级别、交通区位、生态、历史、科学、旅游经济等维度,划定不同层级暗夜保护区,因地制宜确定管控措施。在各层级、多领域政府部门统筹下,发挥居民、商户、游客、专家学者等多元主体作用。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活动、天气、天象、月相等多种因素对灯光进行多参数变量控制的系统。
朱荣远副总规划师点评道:灯光照明与影像的关联很大,有光就有影,就会成像。深圳有大鹏星空公园和暗夜社区,暗夜保护是一个城市发展到某个阶段才会出现的一种需要。除了暗夜社区,深圳湾还有对鸟类和湿地保护的灯光控制,这也属于暗夜的一个类型。提到城市的明与暗,我们从暗夜到光明,好像从愚昧到文明,但十年前我们在做照明规划时,国际上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夜晚是趋向于暗,而不是亮,但我们仍有不少城市执着于做灯光秀。我们今天回过头看怎样回归暗夜,这是文化的趋势,也是文明的结果。
侯 鑫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侯鑫副教授就“城市理念“植入”——存量规划时代的城市影像策展”进行交流。他首先阐述了策展及策展人制度的发展,谈到包括威尼斯双年展、深圳香港双城展、城影相间系列影像展在内的国内外主要的影像展,认为策展已经成为当下文化传播的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接着,他就存量规划影响下的城市影像策展流变和存量规划时代的城市影像策展实践,分享了植入城市理念的系列影像展,以期用影像探寻人本城市。并且,从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全景影像与全息影像的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拓展。规划师的未来方向有很多,比如社区规划师、科研规划师、权利决策规划师、乡村规划师、市场规划师,而影像在这些领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他希望以影像为桥梁,连接行业、教育与社会,与大家共勉。
陶滔总规划师指出,影像的价值,在于向公众传播,包括其视野、角度和思想,这也是影像展的意义。影像本身是作为实际情况的记录,但当影像进入文化界面后,它的批判性是应当存在的。这就是为什么影像史上出现了各种流派,关注不同的点、形成不同的内容。作为城市规划师,更希望得到这样的滋养,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自身对于城市未来的判断力,才能给市民好的交代。很多时候,我们的城市并非没下工夫去做,只是缺少一些对细节的关注。
现场观众
会场
最后,王伟强教授对这场学术对话的成功举办做了充分肯定和总结,并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讨论,期待大家对未尽的话题和见解留待下个月举办的“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继续展开深入的交流。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已经专家审核
供稿单位: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城影相间 | 地域文化 双城视角:京沪城市文化比较研究影像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影像视角下的城市更新——南京小西湖微更新实践纪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19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7:图像、影像,活力城乡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